close

1.jpg

"小孩是怎麼成為啞巴的?"
這是我這幾天看小孩不笨2的心得!

小孩不笨這個片子在電視上已經播了不下十次,我每次電視開著都沒有仔細認真的看!
前天,我看完後竟然沉思了一個小時。
小孩不笨片段連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vvTBRglpeY


2.jpg 3.jpg

"快點坐下來做功課"
"你這種垃圾話很厲害喔?你皮癢了是不是?"
這些話從小都耳熟能詳,我們大家都是聽這些話長大的
中國人百善孝為先,爸媽是不能被批評的、不能被檢討的、不能被挑戰的
小孩不行挑食,爸媽可以
小孩不能說謊,爸媽可以
小孩不能說髒話,爸媽可以
小孩不能好面子,爸媽可以
小孩不能不說謝謝,爸媽可以
小孩吃飯不能講手機,爸媽可以
小孩不能用電腦或上網,爸媽可以

理由只有一個,因為我愛你,所以我不想你走我走過的路,等你當了父母你就知道
這是什麼跟什麼?這就是為什麼同樣的問題,沒有一代獲得解決

4.jpg

高爾基曾經說過:“愛孩子,是連母雞都會的事情”。這種愛,只是一種本能的愛。
只有愛的本能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會不會愛?有沒有愛的能力?孩子能不能感受到父母的愛?
小時候,爸爸媽媽總是處心積慮要養成我們說"請、謝謝、對不起"這三句話
大家發現沒有?多數的父母一年說這三句話的次數不超過五次

也許十年內我也會成為父母
作為父母,真的覺得都不需要檢討嗎?
小孩就跟飼料豬一樣
劇中的媽媽說過一句話,她說:叫你念書不念書,我養你不知道幹嘛
這就像屠宰場老闆說:叫你吃飼料不吃,我養你不知道幹嘛

多數的父母從來沒把孩子的話當作一回事
多數的父母認為孩子只要聽他們的準沒錯
多數的父母認為孩子沒有思考與行為的能力
所以父母總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那些教導的話像汪洋大海一樣,幾乎把孩子給吞沒了。

5.jpg

不管孩子有沒有聽,一味地自顧自說,自己說自己爽。
其實,溝通從“聽”開始,聽比說更重要。可做父母的,有多少人有耐心地聽孩子說一說呢?
每當孩子說話,父母就會說
"等你當了父母你就知道"
"你現在不用問那麼多,做就對了"
"爸爸媽媽有爸爸媽媽的原因,小孩不懂的"


對!因為你們都不說
所以孩子永遠不懂,最後變成不想懂
對!因為你們都不聽
所以孩子變成不想說,最後慢慢成為啞巴

我們常常有句口頭語:“小孩子,不要插話”。
孩子連說話的權利都被剝奪了,久而久之,孩子再也不願意和父母說什麼了。
甚至因為誤解,慢慢的,小孩發現這個家,只是讓他睡覺的地方,這個家雖然什麼都有,其實什麼都沒有……

7.jpg

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父母更多的是埋怨孩子,指責孩子,殊不知,這些問題大多是父母造成的。
如果我們能以一顆同理心,走進孩子的世界,接納他們的感受,聆聽他們的想法,這樣父母和孩子才能彼此溝通,彼此接納,相處融洽。

每個人心中都要有個夢想
因為夢想就有希望
每個人心中都要有個夢想
因為夢想就是力量
夢想就是心中的太陽
讓世界都綻放光芒
夢想就是生命的方向
引導小孩勇敢探索前方

記得在我們小的時候
我們經常在鼓勵跟稱讚下跌倒了又站起來
當時有多幸福,自己都不知道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
這些鼓勵跟稱讚的話在我們長大後也慢慢變了

多鼓勵人家,多稱讚人家,真的有那麼難嗎?
其實無論是大人或小孩都需要獲得人家的稱讚
可是為什麼我們再稱讚別人的時候,卻總是那麼吝嗇呢?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
"資源,放錯地方就是垃圾"
"而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
所以,賞識是一股強大的推動力
而這股推動力只是父母簡單的幾個字、幾句話
或是父母的一個動作、一個表情....

8.jpg9.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azing910 的頭像
    amazing910

    我在新堡天氣晴

    amazing9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